凝聚起决战决胜的中国信心——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看全国两会召开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题:凝聚起决战决胜的中国信心——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看全国两会召开
新华社记者
初夏时节,中国“两会时间”即将开启——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召开。
对中国而言,这是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一个显著标志;对世界而言,这是有效推进全球抗疫的一抹耀眼亮色。
2020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必将凝聚气势磅礴的中国力量,发扬万众一心的中国精神,增强一往无前的中国信心,团结亿万人民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考”中创造新的业绩。
越是艰险越向前——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4月29日,北京中南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指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当天,新华社发布权威消息,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5月21日和5月22日召开。
这是凸显中国力量的战“疫”成绩——用1个多月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时间取得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这是全国两会得以召开的重要基础——4月26日,湖北省首次实现新冠肺炎在院患者“清零”;4月30日零时起,北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从一级调整至二级;5月2日零时起,湖北省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至二级。
5月19日,武汉“重启”第42天。
“共克时艰”“中国加油”的字样,依然在25公里长的“长江巨屏”闪动,标示着这座城市所经历的非同寻常的战“疫”时光。
疫情暴发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5200多人次新冠肺炎患者,接诊2万多名发热患者,管理两家方舱医院。胡豫从始至终投身疫情防控一线,诠释着院长和全国政协委员“双重角色”的责任与担当。“守望相助、众志成城,这就是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抗疫最后胜利的力量源泉。”他说。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中国共产党带领14亿人民筑起抗击疫情钢铁长城,彰显了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从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到战“疫”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党员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投入这个不见硝烟、事关生死的战场,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全国一盘棋,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346支医疗队、4.2万余名医务人员奔赴抗疫一线,19个省区市对口支援湖北,全国约十分之一的重症医护力量集中在武汉,约四分之一的“救命神器”ECMO集中在湖北。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彰显了人道优势——中方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向世卫组织捐款5000万美元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能力。中方已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同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召开120余场视频交流会议。
经历八天七夜的抢救,福州肺科医院的医护人员轮番“接力”,将福建省首例确诊患者、一名70岁的老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之战,让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柳红记忆犹新:“这场疫情阻击战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无数平凡中国人的努力,汇成了抗疫的‘大合唱’,让疫情在较短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立医院心外二科主任翁国星说,全国两会能够召开,正是抗疫战果的最好证明。
不松劲、不麻痹、不厌战——在疫情防控“下半场”交出合格答卷
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下半场”。
如何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有针对性地加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举措,不断巩固防控战果,推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将是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必须建立健全广泛覆盖的防护网。
1.5小时内,一次性检测——从春节开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带领十余个专业团队在实验室交叉合作,7天研发出能检测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6种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疫情暴发之初,检测能力有限曾一度制约了新冠肺炎病例的及时确诊。到4月23日,我国已有25家29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试盒获批上市,企业日产能合计500万人份,多个网络平台开通线上预约检测服务,“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各项条件加快成熟。
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必须持续织牢织密基层防护网。
疫情暴发之际,广大乡村医生不畏危险,再次发挥“赤脚医生”的优势,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的最短板。
在山东省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方圆8个村庄里,谁家有人发烧了、谁家有人打工返乡,58岁的全国人大代表、村医刘庆民戴着口罩,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地第一个赶去做检查。
“在农村,疫情宣传靠一张嘴,测温防控靠村医两条腿,工作压力确实不小。”刘庆民说。疫情对健全我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希望政府能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公共卫生防疫人员待遇和专门经费,让自己放心“交班”。
慎终如始,不胜不休。在疫情防控“下半场”,每一份不松劲、不麻痹、不厌战的坚持,都是在为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添砖加瓦”。
疫情防控“下半场”,如何更好地依靠科技的力量战“疫”?
目前,我国已有一项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四项灭活疫苗项目相继获得批准开展临床试验,将在今年7月陆续完成二期临床试验。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科技是支撑这次抗疫的关键力量,科学研究在这个时候决不能松劲。”
疫情防控“下半场”,如何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治理能力?
随着两会的召开,从抗疫一线前来的胡豫和其他代表委员将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围绕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理顺医药卫生体制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医院要打好平战结合‘组合拳’,提升紧急救治能力。此外,如何完善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分级诊疗策略等,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胡豫说。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首席执行合伙人蔡学恩说:“涉疫治理体系和依法处理好各类涉疫事务成为当务之急,律师代表有责任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专长,并有针对性地提交建议,维护好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院长边专认为,不管是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还是加强国际合作等,都是站在全球视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醒全世界和中国秉持慎终如始、接续奋斗的精神,直到取得战“疫”的最终胜利。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
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必将再次凝聚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中国精神,夺取疫情防控“下半场”的最终胜利。
渡尽劫波再出发——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如何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如何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与时间赛跑,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家家企业热火朝天……湖北“南大门”咸宁市,前不久组织了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活动,累计新开工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项目88个,总投资279.6亿元。
“新开工的项目,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咸宁市市长王远鹤说,“疫情给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阵痛,我们要铆足劲儿,努力把丢失的时间追回来。”
观大势、聚众力、汇众智——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将齐聚北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计献策。
中国信心,来自劈波斩浪勇向前的底气。
当前境外疫情还在蔓延扩散,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还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将会重点谋划如何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扩大内需为战略支点,让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恢复动力。
“提振经济除了政策刺激,还要不断深化改革。政府工作报告将释放一系列新的政策信号,我们的信心也会更加坚定。”张立群说。
中国信心,来自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志气。
目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倒计时,正发起最后冲刺: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挂牌督战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和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的1113个村。
时间紧、压力大,如何如期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如何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加试题”考验?
“今年是决胜之年、收官之年。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我们对于实现目标很有信心。”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咸宁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支部书记程桔说。大市村近年不仅实现了脱贫“摘帽”,还从以往的“空心村”,逐渐成为“绿富美”,正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创产业,建设多个产业基地为“致富路”提供更多支撑。
中国信心,更是万众一心夺胜利的豪气。
在山东省桓台县,山东东岳集团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张永明代表的团队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氯碱离子膜技术研发工作。
“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同时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要继续推动产学融合,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张永明表示,“我们之前做的工作是填补空白,现在已经跨入到并跑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十四五’期间,实现氯碱离子膜超越国际先进。”
挽住云河洗天青。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神州大地呈现一幅幅奋斗图景。
马路逐渐变得喧闹,嘈杂市井升腾起熟悉的烟火气,工厂机器再度轰鸣……中国人民在砥砺奋进中放飞新的希望。
“将滞后的工期抢回来!”海南百万吨乙烯项目、武汉市1326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一批国家重点科技专项、重大民生工程、外资标杆项目重现往日繁忙景象。
“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物流通八方,“云招聘”开起来,助农直播场场火爆……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都在贡献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回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生死关头筑起的抗击疫情钢铁长城,激发起亿万中华儿女接续奋斗的无穷力量——
我们坚信,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信心,奏出奋进伟大复兴的时代强音。(记者陈聪、屈婷、黄筱、梁建强、杰文津)
(责任编辑:马常艳)
相关文章
-
夜空彩虹联合行业打造国际性交流平台,“灯光+”生态圈愈加完善
2022年5月9日,由夜空彩虹联合广州形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形容文化”)、城市光网共同打造的“Art Lab(艺术家跨界平台)artlab.urbanlight.cn”正式上线。Art Lab是一个全球性的艺术家跨界平台,汇聚海内...
2022-05-11 15:58:21 -
“多元红桥 寻味匠心”红桥区传统美食榜美食地图
惊艳发布近日,天津市红桥区商务局发布《“多元红桥 寻味匠心”红桥区传统美食榜》美食地图,在展示红桥区传统美食和特色小吃的同时,涵盖坐落在红桥区的特色地标建筑和商业体,综合多要素形成地图,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效、精准、多元化的引导作用。据悉,《...
2022-05-09 16:35:36 -
一片丹心|全国“七一勋章”获得者、福州市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一行莅临我司传经送宝
4月30日上午,全国“七一勋章”获得者、福州市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一行莅临我司传经送宝并参观了我司党员政治生活馆、抗战文化博物馆、孝道馆等,全国最美志愿者、91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英雄黄以孟也一同观展。公司董事长张宜荣介绍了康佰隆家居的发展历...
2022-05-07 15:02:44 -
再获肯定,奇光MCN摘得“年度最具影响力机构”桂冠
短视频行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从元年爆发到竞争进入白热化,广大内容创作者和机构机遇与挑战并行。日前,克劳锐TOPKLOUT AWARDS发布了2021年新一届获奖名单,奇光MCN在众多参评的优秀机构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2021克劳锐年度最具影...
2022-04-26 10:15:54 -
2022年度推动当代国学文化传承发展杰出人物 ---朱光教授
易学源于《易经》之学,简称易学。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它起始于筮占但高于筮占。《易经》中记录了很多上古的古代历史事件,因此易经本于实践。《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最系统、最厚重的典籍,是中国乃至世界...
2022-04-15 11:05:51 -
在英利大融城邂逅浪漫灯画,夜空彩虹为商业气氛注入活力
近期,位于重庆的英利大融城解放碑店和大坪店点亮了全新外墙灯画,为商场注入年轻时尚的活力同时,吸引不少当地民众目光。重庆大坪英利大融城外墙灯画实拍优秀的商业灯画视觉呈现,离不开优秀的策划设计及执行落地。事实上,此次两座商业综合体的艺术灯画是由...
2022-04-11 13:54:19 -
万宝龙时光邮局唯美艺术灯光,绽放笔尖百年时光之美
近期,为庆祝由万宝龙全球艺术创意总监Marco Tomasetta设计的全新大班系列皮具的隆重发布,万宝龙 (Montblanc)于上海沙美大楼盛大揭幕“时光邮局”主题限时空间。「万宝龙时光邮局」主题限时空间整体设计以品牌元素中最具代表性的...
2022-03-28 10:42:07 -
用技术推动产业革新,做个护市场的领创者,为什么是TA?
自2012年以来,中国美容及个护行业市场风起云涌、百花齐放,行业规模持续攀升,消费支出占比不断提高。权威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我国美容个护行业增速约为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12年中国个护消费占全球市场的...
2022-03-25 19:12:51 -
广东嘉丹婷:个护“技术派”
自2012年以来,中国美容及个护行业市场风起云涌、百花齐放,行业规模持续攀升,消费支出占比不断提高。权威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我国美容个护行业增速约为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12年中国个护消费占全球市场的...
2022-03-25 19:00:33